揭陽高新區于2002年11月經廣東省政府批準設立,是廣東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是揭陽市打造沿海經濟產業強市的重點產業創新平臺。
2021年,揭陽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2.10億元,約占全市9.3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92.9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9.71億元,占全市10.8%;實現稅收收入8.49億元,占全市6.3%;研發費用投入7.56億元,占全市19%;R&D投入強度達3%,是全市平均水平1.71倍;企業擁有有效專利數4899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數159件,占全市20%。
揭陽高新區形成了“一核三區”的空間結構,總面積共計27.25平方公里,主要分為:核心區片區、揭東經開區片區、中德金屬生態城片區和產業轉移園片區。
核心區片區,面積為6.98平方公里,以“科技+服務”為核心功能,主要發展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工業設計等現代服務業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64家,高新技術企業33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家、博士工作站4家。2021年,核心區片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74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5.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48億元,實現稅收收入0.97億元。
揭東經開區片區,面積為5.69平方公里,以發展出口型科技企業、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功能定位,主要發展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82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上市公司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家、博士工作站2家。2021年,揭東經開區片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31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10.6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1億元,實現稅收收入6.65億元。
中德金屬生態城片區,面積為9.78平方公里,以對德合作、開放治理為功能定位,主要發展環保裝備、智能機器人伺服等高端智能裝備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6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2021年,中德金屬生態城片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5億元,實現稅收收入0.24億元。
產業轉移園片區,面積為4.79平方公里,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為功能定位,主要發展智能裝備制造、玉文化創意設計等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57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2021年,產業轉移園片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05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48億元,實現稅收收入0.63億元。
揭陽高新區位于潮汕黃金三角區中的核心區域,是連接珠三角與閩浙贛地區的重要節點,擁有廣東省第三大干線機場潮汕國際機場,是粵東地區和粵閩贛邊區最大的4E級干線機場,擁有72條航線、年旅客吞吐量可達1000萬人次以上,擁有可進出萬噸貨輪的榕江黃金水道,年均貨物吞吐量達258萬多噸,過境高速公路4條,形成空港、海港、河港、高鐵、高速五位一體綜合交通體系。
揭陽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引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平臺,培育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目前,揭陽高新區擁有國家級孵化器1個、國家火炬揭陽機電模具特色產業基地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均占全市100%;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占全市33.3%;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占全市41.67%;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家,占全市37.68%;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占全市66.67%;“兩站一基地”12家,占全市32.4%;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3家,占全市38.69%;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8家,占全市28.36%;規模以上企業309家,占全市20.89%;高新技術企業72家,占全市30.64%;科技型中小企業49家,占全市30.25%。
通過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工程、“揚帆計劃”等創新創業人才項目,引進6支院士團隊和一批科技領軍人才,搭建“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鏈條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同時,與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廣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8所高校達成產學研合作項目。
揭陽高新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舉措,積極引導傳統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經過多年的發展,揭陽高新區已逐步形成了以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為特色的“2+1”現代產業體系。
智能裝備制造產業
依托巨輪智能、大立模具、天陽模具等龍頭企業,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促進傳統五金行業向智能化轉型,構建了以上游精密模具為基礎,中游精密數控機床為重點、下游智能電器、智能環保設備為核心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
重點企業:
巨輪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輪胎模具首家上市企業,也是汽車子午線輪胎活絡模具制造的龍頭企業。
廣東華能達電器有限公司是全球電吹風行業生產鏈最齊全的企業,以“康夫”品牌為主的產品出口到亞洲、歐美、中東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揭陽市天陽模具有限公司自行研制、開發子午線輪胎活絡模具獲國務院“中華之最”榮譽稱號。
新材料產業
依托蒙泰高新、榕泰實業、熱金寶等龍頭企業,構建了以金屬與陶瓷材料、精細化工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主要集中在金屬與陶瓷材料、精細化工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三大領域,形成了小規模集聚效應。
重點企業:
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生產的丙綸長絲,產量、市場占有率均排名全國第一。
廣東榕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全國生產ML氨基復合材料規模最大的企業。
廣東熱金寶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產品品種最為齊全的窯具制造商之一,產品遠銷法國、英國、葡萄牙、意大利、東盟等國家和地區。
現代服務產業
科技服務方面,依托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眾創空間及30多家科技服務機構等,為區域企業提供完善的科技服務,呈現出“孵化載體+科技服務”集成化發展特征;空港物流和電子商務方面,積極建設現代服務業重大平臺,已被認定為“中國快遞示范城市”。
重點企業:
揭陽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致力于加強揭陽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聯系和交流,促進企業相互協作。
揭陽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重點圍繞中小企業在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服務需求,加強服務供給。
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揭陽市“互聯網+科技創新服務”云平臺,匯聚了全國海量科技成果、創新人才、科技服務等創新資源大數據,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創新服務。
揭陽高新區不斷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十三五”期間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超百億元,逐步建成了高品質宜居宜業宜創新城,形成“科學園+技術園+產業園+生活園”的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同時,高新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建設了中德合作綠色電鍍產業合作區,打造“零排放”電鍍園區,并投資了1.26億元打造污水處理廠,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17%。
揭陽高新區積極融入灣區和沿海經濟帶建設,將地緣和僑鄉優勢轉化為開放發展動力,與德國、奧地利等歐洲國家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將中德金屬生態城、產業轉移園等作為開放的“窗口”和“著力點”,積極開展面向港澳臺、德國、奧地利等地區的交流合作,承建中國首個海外“中國中小企業中心”,先后在習近平總書記、總理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見證下簽訂了“中德資源再生基地”“共建德國先進技術推廣中心”“中歐科創中心”等項目。截至目前,26個項目落戶中德金屬生態城,揭陽在歐洲設立10個辦事處,全方位加速形成開放格局。
揭陽高新區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招商員、人人都是服務員、人人都是店小二”的理念,緊扣“三個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對新經濟業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全面提高服務效能和質量,打造最優、最好、最先進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服務機制,加快建設服務型園區。
揭陽市相繼出臺了《揭陽市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揭陽市促進產業發展“1+1+12”政策體系》《揭陽市促進工業企業優化升級若干措施的通知》《關于印發促進揭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揭陽市聚集人才創新發展若干措施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揭陽高新區積極響應,出臺了《揭陽高新區促進產業科技創新扶持措施》《揭陽高新區促進工業企業發展扶持措施》《揭陽高新區促進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暫行辦法》《揭陽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 眾創空間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揭陽高新區集聚人才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揭陽高新區知識產權資助獎勵辦法》等配套措施,多維度構建了政策支撐體系。
揭陽高新區堅定不移走創新型發展道路,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動“以升促建”工作。一是高位推動創建工作。專門成立由市委王勝書記擔任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和由支光南市長擔任組長的以升促建工作專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兼任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堅持頂格協調、專班推進和全市動員、全力投入,統籌全面、集中用力確保創建順利推進。二是優化高新區管理體制機制。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優化中心城區發展和揭陽高新區建設體制機制的意見》和《實施方案》,剝離揭陽高新區原有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使揭陽高新區能夠集中精力加快創建國家高新區。三是賦予高新區更大發展自主權。高新區為市政府派出機構,最大限度賦予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園區內設立政務服務大廳,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園。四是健全決策咨詢機制。定期聘請專家組參與重大戰略問題、重點項目建設等的咨詢,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未來,揭陽高新區將規劃“一核三區九園”,以高新區為主體,整合全市各類工業園區,更加有效承接“雙區”產業梯度轉移,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和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努力把揭陽高新區打造成為粵東地區乃至全省的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新興產業集聚區、轉型升級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走出一條具有揭陽特色的園區高質量發展新路。